• Thu. Sep 28th, 2023

电子爱好者 | 深度+科技!

电子爱好者大数据平台,深圳各区产业特点、规划、产业分布图、结构概况定位深圳产业用地2021

英特尔和AMD的竞争进入白热化

Byadmin

Oct 25, 2021
2019-10-10
14:00:08
来源: 半导体行业观察


来源:内容来自

半导体行业观察综合

,谢谢。





据外媒报道,英特尔与AMD之间的战斗将在未来几年中对处理器的格局造成影响。



一些分析师认为,AMD最终将在多个方面取得领先,但英特尔目前在数据中心使用的处理器方面具有很大优势。



许多客户将英特尔视为大街上的老大,这对投资者和技术人员而言仍然至关重要。


它的AI和神经形态研究使其始终走在学术界和尖端客户的最前沿。


但他们与AMD竞争的重点是微处理器市场,虽然英特尔的收入比后者大10倍,但增长速度却不及后者。








英特尔周三从Seeking Alpha 的投资者Mauro Solis那里大声疾呼,他提醒所有人,英特尔在工厂,人员和全球半导体收入方面的顶级地位仍然是其最大的资产。





Solis写道: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AMD和Intel将来都将占据相当大的市场份额。


” “目前,押注两匹马可能是最明智的策略”,他强调。





Solis和其他人因为AMD的Ryzen 9 3900X等7nm芯片的开发,而将其视为市场领导者,但英特尔明确认为芯片节点度量标准并不完全相关。


英特尔认为,其10纳米芯片可与AMD 7纳米工艺媲美。





英特尔在八月份发布的一份声明中说:


“我们的10纳米节点可与今天的代工厂的7纳米节点媲美。


” (AMD使用台积电作为其芯片代工厂。








“我们的7纳米工艺有望在2021年实现首批产品生产,它将提供2倍的缩放比例。


因此,从过程的角度来看,我们与代工厂并驾齐驱。


这个再加上我们在封装,互连,架构和软件方面的创新时,很显然,我们有能力在当今和将来交付行业领先的产品。








以上是英特尔首席执行官鲍勃·斯旺(Bob Swan)在8月初发表的一个声明。


他还在的最一次会议上部分解释了为什么英特尔现在没有7nm芯片。


这就从侧面说面,对于英特尔来说,芯片节点的大小也是很重要。





但Solis也指出,当摩尔定律彻底失效时(大概在2025年左右),英特尔将能够在芯片价格下跌时维持较高的销售毛利率,因为它拥有自己的工厂并且可以控制成本。





英特尔已经将高端台式机游戏和视频编辑中使用的某些芯片的价格降低了一半,这显然是为了响应AMD的竞争。


本周,它宣布了英特尔酷睿X系列的定价。


数据显示,酷睿i9-10980XE的价格为979美元,低于去年酷睿i9-9980XE的1,990美元。


而其他一些芯片的降价幅度下降了50%。





而基于该公司的14纳米技术i9芯片将于11月上市。


英特尔名为Ice Lake的10纳米芯片,在8月1日首次宣布之后,也已经开始在高端笔记本电脑中销售。





AMD预计将在11月发布Ryzen Threadripper的新版本,其价格要比具有同类性能的英特尔芯片便宜。


应用在主流台式机的Ryzen 9 3950X售价也仅为750美元。


微软最近也选择了AMD Ryzen处理器,该处理器针对其新的15英寸Surface Laptop 3进行了定制。





除了AMD和Intel在CPU方面的激烈竞争之外,值得注意的是,Intel在半导体生产方面总体上是全球明显的市场领导者,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62亿美元。


三星排在第二位,AMD排在第二大芯片供应商之后,第二季度的收入达到了15亿美元,不到英特尔的10%。





分析公司IHS报告称,仅针对微处理器,英特尔第二季度的收入为122亿美元,而AMD为12亿美元,仍然相差甚远。


但是,AMD在过去一年中一直在稳步增加市场份额,并且具有明显的优势,复合年增长率为7%,而英特尔为0.29%。





IHS Markit的分析师Ron Ellwanger在接受采访时说:


“ AMD绝对在与英特尔交手。


” “从营收的角度来看,英特尔仍使AMD相形见绌t,但分析师正在关注增长率,这对AMD而言是令人印象深刻的。








他列举了AMD能赢得市场份额的几个原因,包括转向TSMC的7nm工艺。


另外,他说,尽管英特尔声称自己的10nm可以与台积电的7nm工艺媲美,但英特尔的10nm工艺却迟了三年。





此外,英特尔在2018年第二季度出现了14纳米的供应短缺。


这些因素的结合使最终用户开始迁移到PC和数据中心的AMD,Ellwanger说。





他说,随着市场关注英特尔10nm产品的影响,未来几个月将很有趣。


他补充说:


“两家制造商都有非常忠诚的客户群。





*免责声明:本文由作者原创。文章内容系作者个人观点,半导体行业观察转载仅为了传达一种不同的观点,不代表半导体行业观察对该观点赞同或支持,如果有任何异议,欢迎联系半导体行业观察。


今天是《半导体行业观察》为您分享的第2093期内容,欢迎关注。

推荐阅读




苹果A13 Bionic究竟有多强?




中国CMOS图像传感器如何突围?




本土EDA厂商盘点

半导体行业观察




半导体第一垂直媒体




实时 专业 原创 深度


识别二维码

,回复下方关键词,阅读更多


AI|


射频




Chiplet




中国芯


|晶圆|制程工艺





存储




快充芯片


回复

投稿

,看《如何成为“半导体行业观察”的一员 》

回复

搜索

,还能轻松找到其他你感兴趣的文章!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